大家都知道我平時寫文都是很干,干到咽不下去的那種。
但其實,我是個吐槽體質的人,所以到了年底,這篇文章我不想寫知識點了,我想跟大家吐吐槽——吐吐咱們營銷人這幾年都經歷了些什么,往后日子,該怎么過?
這個世界上,有一群人,叫營銷人。一直以來,他們對企業(yè)而言,就像魔法師一般的存在。
企業(yè)和他們自己都覺得,只要營銷人喝喝咖啡,就能想出一個大創(chuàng)意(Big Idea),做出一個漂亮的廣告,企業(yè)就能突然銷量大增。
這樣浪漫又掙錢的存在一直持續(xù)了很多年。直到互聯(lián)網時代的到來,一切都變了。
互聯(lián)網時代,營銷人首當其沖地經歷了魔幻的職場生涯——2015-2017年,互聯(lián)網泡沫期,他們總被要求著要刷屏。
于是營銷人像搞軍備競賽一樣,曝光量、互動量數據拿出來都是以十億為計數單位的比賽。你拍一條TVC(電視廣告)我就要做個H5(微信HTML5形式的廣告)。
轉眼間,說變就變,2018-2019年,互聯(lián)網大潮褪去,才發(fā)現大家都在裸泳。
今年,營銷人迎來了職場的至暗時期,泡沫爆破,營銷人有了新的KPI:其它都無所謂,只要賣得動貨。
于是轉眼間,當年的浪漫詩人,變成了強X大腦的流氓——電商直播、電梯廣告、洗腦廣告,通通都給我上。美美美美美美美美美美美,廣告有效才完美。
當年千萬預算做H5,如今的廣告做出來像二百五。今年許多營銷人開始迷茫,自我懷疑——我當年的魔法師榮耀難道不復存在了嗎?
轉眼他們轉行做了微商……反正都是賣貨,不如為我自己賣。
無獨有偶,據說產品經理群今年也都變成了分銷群(我是一行題外的彈幕)
2019年,營銷人,從那愚昧山峰的互聯(lián)網泡沫期,優(yōu)先于同行,跌到了那絕望之谷。
▲ 來自鄧寧-克魯格心理效應
根據這條曲線,你會在無知的時候達到愚昧的高峰,覺得自己無所不能。然后一下跌入絕望之谷,崩潰絕望,逐漸爬回開悟之坡,回歸大徹大悟。
(營銷人說:我們在山谷等你哦~~~)
谷底傳來清脆的吶喊聲,但你不知道,后面還有開悟之坡。
說起2019年的事情,咱先得重溫一下2015-2017的快樂時光。
說起那會的互聯(lián)網的增量時期,那可真是一個黃金歲月……那時經濟形勢也好,大家手里都有錢(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錢)。廣大用戶像未被開墾的肥沃土壤,被種上各類新開發(fā)出來的APP幼苗,投資人追著風口往里砸錢。
投資人(中間):“你看這都是我灑下的種子”
營銷人(左一):“你看這都是我施下的肥”
增長官(右一):“我在旁邊記錄每一次灑水量”
橫批:一起收割!
眼看著一個又一個的獨角獸誕生,企業(yè)拿到融資后,立即揮手把錢交給營銷人——快,去給我買量,我們沖?。?!
一時間大家都覺得投一筆錢來收割流量,做增長和拉新。各種類型的廣告都拔地而起,分眾廣告、影院廣告、朋友圈廣告、H5廣告、公眾號廣告,充斥眼球。
營銷人、廣告人忙得不亦樂乎。案例啪啦啪啦地出,跳槽工資啪啪漲。
每天都有刷屏案例,昨天Michael王上飛機遲到了,今天姜茶茶喝了洗衣水。前天百雀羚一個長圖刷了屏,后天ofo開了一個演唱會。至少這些都刷屏了,還有無數連影子都沒看到。
有許多營銷人在這個時期其實拼命想做好自己的案例和創(chuàng)意,但是卻被一群泡沫黨給“劣幣驅逐良幣”了。
做出來啥效果?咱不在乎。投放是多少ROI?我們不看這種短期效應。
那會,廣告公司每天忙著就是要去比稿,飛機稿漫天飛舞。今兒一個裝置藝術,明天一個快閃店。
百雀羚當年刷屏長圖,當時圈內討論半天,圈外人一問原來都不知道
ofo在高峰時期還辦了一場大型演唱會,666,撒幣界的王者
后來比得太多了,還經常被騙了稿子給甲方自己用,沒付錢,于是廣告公司組成聯(lián)盟發(fā)出抗議——騙稿前,先交10萬比稿費!然而后來也知不知道有沒有然后了,后來我只知道廣告公司被唱衰得不行。
泡沫時期還有一些亂象,就是甲方乙方流量方合力一起做場戲。
某些營銷人,已經搞定一套讓資本和品牌都滿意的打法:
如果想要更直接一點,還可以買下老板和投資人的朋友的朋友圈,制造出全網正在刷屏的假象。這樣就能有好看的數據,沒有好看的數據,可以「創(chuàng)造」好看數據,人有多大膽,地有多大產。
老板滿意了,營銷人也很嗨。營銷人也有自己的職業(yè)操守,想出滿足消費者的創(chuàng)意仍是心之所愿。結果巧了,老板也是這么想的。走,給你預算我們玩一把創(chuàng)意,好好做品牌。
你以為投資人不知道?其實投資人也知道,投資人再聯(lián)合企業(yè)和營銷人給下一輪的投資人看。就這樣,在資本大熱,全民沖量的那幾年,不僅大廠撒幣,小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也撒幣,讓泡沫時代達到最高潮。
營銷人這個行業(yè)基本也達到了愚昧之峰,經常有時候跳槽還能挑挑揀揀,那家公司預算不夠,這家公司融資金額不夠,我再看看。
泡沫時代,一剎的花火,所有承諾,全部都太脆弱,一觸就破,而破滅比想象中來的更快。
用戶在這幾年已經看透了一切,拔X無情……
時間來到2019,經濟大環(huán)境不好,地主家也沒了余糧。
甲方預算緊縮,投資人更多在觀望。沒這么多錢搞花式營銷了,突然間,市面上的花團錦簇都消失了。
大潮褪去,才發(fā)現大家都在裸泳,營銷行業(yè)全面從泡沫時代轉向裸泳時代(注意,不是羅永浩時代)。
許多商業(yè)上的偽需求都慢慢現了原形。企業(yè)意識到燒錢的源頭斷了,大家都開始拉緊褲腰帶,砍掉營銷預算,突然之間扭頭說”活下去更重要!”(再做營銷就要被別人發(fā)現我們真的是偽需求了!)
營銷也不是遮羞布,一張海報就能替代的需求,被紛紛砍掉。
當年驕傲神氣的品牌部門、市場部門,通常就是第一個替罪羔羊第一個被砍——“公司做不好,就是因為你們沒有成本意識!”
得,那就去做微商吧。
企業(yè)變得更加重視效果,花每一分錢都想看到效果,品效合一一詞立即火遍江山。
別說是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,就連奢侈品行業(yè),這兩年也開始想盡辦法變現,紛紛學習香奈兒,開始推出奶牛現金業(yè)務賣口紅。Gucci賣口紅、愛馬仕也要賣口紅、Valentino也要賣口紅。
不然,品效無法合一啊!
就連國內乙方最大的甲方爸爸之一——汽車行業(yè),都遭殃了。
過去的轎車廣告會更在乎高大上形象,而現在廣告主更想要的是客戶線索,也就是意向客戶的聯(lián)系方式,你知道嗎?
當年火到沖天刷屏廣告的有效性,也開始被質疑了,營銷人本身的身份也突然被懷疑到了極致。
就算營銷人提交了不錯的話題創(chuàng)意,老板也會開始懷疑:
“能不能制造刷屏?刷屏了又真的有效果嗎?它是不是有貓膩?是不是在自嗨?可是我也不懂,那么怎么辦?別人都不做了,算了,我們也砍掉再說……”
好不容易通過一個方案吧,老板總覺得哪里有貓膩,左也要砍,右也要砍,心心念念“絕對不能讓中間商薅掉我任何羊毛!要讓投資人看到我們如此省錢!是一個好寶寶!”
于是對供應商各種壓榨,沒有多少毛利的供應商本來就受盡委屈,碰到還要被壓干自己的錢,索性就卵起來跟甲方對著干。
于是甲方乙方的怨恨情仇愈演愈烈。
CMO還是什么CMO,壓根家里沒有糧。本以為是自家老板傻逼,結果出去一問同行,家家都是如此。
當年的榮譽時刻不在,跳槽到其他公司,烏鴉一般黑。得,咱還是得忍。小手一揮,改名CGO,繼續(xù)活下去。
在這樣一個裸泳時代,于是企業(yè)和營銷人,人人都很焦慮,生怕營銷做出去沒效果,想抓住身邊每一棵救命稻草。但往往人在焦慮時做出的選擇都不是最佳選擇。
所以,裸泳時代的「饑不擇食」開始出現了。
消費者不愛看廣告了,怎么辦呢?營銷人也被整懵了。
狗急跳墻,我稱今年的營銷手法為Mind Fxxx。
什么叫mind fxxx?就是強X你的腦子。為了優(yōu)雅一點,我就用英文寫了。
說白了,既然你也不會愛我,好的,霸王硬上弓。
——真正把廣告前輩那句「廣告是個打擾人的行業(yè)」坐實了。
洗腦廣告自古有之,比如腦白金、羊羊羊,過去被大家當做笑談,如今被奉為心智法寶,這可真是廣告界的文藝復興了。
馬蜂窩、知乎、boss直聘、鉑爵旅拍、衣二三、新氧……都開始玩起了文藝復興。
▲BOSS直聘在世界杯的廣告
回歸了當年中央電視臺的羊羊羊。
本以為到了快2020年,廣告文明精神已經有質的飛躍了,沒想到一招狗急跳墻還是能回到解放前。這些廣告怎么會如此猖狂,真的因為效果好?才不是。
背后的制作方“H制作”看準了這個機會,把過去泡沫時期花錢的廣告人拿出來打成反派角色。
來到各大老板都去的峰會,放了一首悲傷的情歌,拿出了一套“廣告公司都在騙你的錢,只有我們關注你的效果”,這個模樣像極了農村包圍城市的特朗普。
我本以為沒人會信,結果老板竟然一個一個落淚,公司一個接一個地上。很多人都有誤解,以為一個現象火,肯定是背后有效。不然為什么大家都上呢?
只能說大家不知道另一句話:焦慮的老板是最好割的韭菜。但沒人知道,玩火多了總容易燒身。況且,真的效果不好,也沒人知道。反正沒人會把自己增長數據難看這件事拿出來說。
這招永遠都是黑匣子,你真牛逼。
最開始創(chuàng)意跨界出來時,大家是驚喜的,比如:花露水雞尾酒。
▲六神的模樣,雞尾酒的味道
有一種土味國潮,引得許多好評。
瑪麗黛佳和肯德基跨個界,嗯真的挺不錯的。
▲瑪麗黛佳和肯德基共同發(fā)力,新出一個粉色甜筒和瑪麗黛佳口紅色號共同推出
但當小龍蝦味的生煎包面膜、痔瘡膏款唇膏出現的時候,我:???
小楊生煎和稚優(yōu)泉共同推出生煎面膜的時候,我整個人都石化了,只有槽,沒有點。
現在跨界是越跨越多,說白了還是想博眼球。既然刷不了你的屏,那我就想辦法群魔亂舞讓你來看我。
跨界其實是在借勢能,是在玩品牌聯(lián)想的牌,你真的希望你的面膜敷上去聯(lián)想到的是生煎包的油膩?
更別提那個什么痔瘡藥馬應龍還跨界出口紅了。
對不起口紅和屁X不可跨界……
還有999皮炎平也不應該出口紅。
一件事情火了,都會莫名其妙出來一堆跟風的。人類本質不僅是復讀機,也是跟風狗。
還有一招更令人無語,把無聊當有趣,以為只要有聲量和討論度就是好的。
比如前段時間,奧迪朋友圈廣告,卻投錯了英菲尼迪的素材,大家竟然大叫說“哇,這一波操作666”。
…………
11月13日,奧迪在微信朋友圈投放了奧迪Q8的視頻廣告,但播放的內容卻是英菲尼迪車型的宣傳視頻,此事件最后被騰訊證實是平臺操作錯誤,且最終只花了200元廣告費。這件事被不少自媒體稱為200元就能上熱搜的教科書案例。
我真的是服了,大家是渴求聲量到什么地步,連這個也能當作營銷事件?
所以焦慮的老板,就被大家當成最好割的韭菜了。
從刷屏廣告,徑直走向另一個極端:一門心思研究怎么找流量、賣貨。
什么都是假的,錢是真的,于是今年許多人瘋狂地去迷直播電商。
淘寶直播,是今年被認證蓋章的效果很棒的平臺,于是誰能帶貨誰就是老大,李佳琦火遍了全行業(yè)。我們很多營銷人都自認選錯行業(yè),應該從小練習口才做個柜姐,一炮而紅的。
MCN想入局直播電商、品牌開始奮力搞自播(自己找主播過來天天播)。但是做直播這種效果收割,就好像把你的產品放在大賣場里促銷,讓導購領著消費者挑選。
它能快速變現,但是大賣場永遠造不出一個品牌。大家已經忘記了,現階段淘寶直播的勝利,其實更多是品牌的一次「集中收割」。
更多的工夫花在了前面啊?。?/p>
行業(yè)人為了挖掘出新的紅利,開始拼命造詞,也是2019年的一大亂象。前兩年還火的增長黑客,這兩年就沒影了,取而代之的是KOL、KOC、私域流量、等等等等。
這新詞還誕生了新行業(yè),某些機構販賣焦慮,每一篇文章都要包裝一個新概念,我覺得它新概念作文一定能拿一等獎。
為啥概念這么多,因為行業(yè)人焦慮啊,做一個新詞別人就會覺得你不明覺厲。
引得凱迪拉克都要打著廣告來借力。
▲凱迪拉克本年度搞笑廣告
越是多的概念,越少人去看本質。越是把概念整天掛在嘴邊的,越是不知道自己在說什么。
營銷行業(yè)有太多非專業(yè)出身的人在亂搞,哪兒有流量怎么搞,搞得烏煙瘴氣。比如:某些機構,想在市場上割把韭菜,到處宣傳“怎么搞流量”,其實放低操守,用歪門邪道搞錢沒有任何操守的機構。
最終我發(fā)現,這些新詞,也就咱們這個行業(yè)里最焦慮的人在說,真的行業(yè)大佬,根本不care。
總而言之,從泡沫時代的高峰,到裸泳時代的低谷,總有焦慮的營銷人的身影,他們想回歸初心、回歸品牌、回歸體驗,前赴后繼地去搞事情、勸說老板。
他們有的最后都陷入無計可施的茫然,有的決定自己索性回歸商業(yè)去創(chuàng)業(yè),他們明白雖說學習新的套路很重要,但維持營銷本質之道,品牌之內核才是長久做重要的。
放長了時間線,我們就會看到,這只是大周期里的小曲線。
這一切的點都能開始化成一道平原。泡沫褪去后,裸泳結束后,生態(tài)一定會重建。
這個世界還會好嗎?會。
每當我被這些亂象氣昏了頭的時候,我就會看看這樣的情況,在海外是什么樣。
最近海外,品牌廣告的勢頭又重新回暖。比如:Adidas意識到過去幾年,阿迪過度投資了數字和效果(digital & performance),77%的預算都放在效果投放,而犧牲的品牌建設。
可口可樂以CGO(增長官)代替CMO(營銷官)兩年后,又重新任命了全球CMO。
大品牌回歸長期品牌主義,讓我意識到品牌和增長并不是對立的,而是可以協(xié)同向前。
國內這兩年效果投放激增,但很多甲方都把效果和品牌割裂了。品效合一只是一個暫時的階段,品效協(xié)同才是長久之計。
大家沒有意識到效果廣告也需要使用一個優(yōu)質的物料,且效果廣告是一個工具,可以用數據來監(jiān)測用戶看到物料的效果,測試之后再優(yōu)化,反哺品牌的創(chuàng)意。
想要破圈刷屏,想用效果抓手把貨賣給更多人,這背后是移動互聯(lián)網蓬勃期的萬億生意野心,但未來的現實情況是——消費者越來越挑剔、用戶越來越圈層化、需求越來越細分化,想再做出全民大單品的可能性很低,可以做出樂純,但你很難再造安慕希。
營銷人需要沉心靜氣,重新回歸營銷的本質核心——營銷的初心其實就是兩件事,找到用戶和需求,和有效地傳遞這個產品的價值給他們。
在不同的營銷陣地找到你的目標消費者,是小紅書上精致多金的小姐姐?還是抖音上愛臭美的小鎮(zhèn)青年?然后在合適的場景中恰當地表現品牌。
要變成一個潮流ICON,那就去和年輕人玩在一起。
比如:有一款功能性運動飲料叫Monster(魔爪),它看到了電競的增長和年輕人的喜愛,于是深度合作了吃雞和王者榮耀,在吃雞里直接植入,王者榮耀推出主題皮膚,據說創(chuàng)意最終落實經過了很多坎坷,但它最終打入了和中國年輕人溝通的渠道。
▲Monster(魔爪)在絕地求生中深度植入
老品牌別太焦慮,整天想著跨界尬新聞,不如好好擴大品牌的勢能。
例如方太本身就是一個做廚電的老品牌,這幾年在營銷上潤物細無聲地推進,在中秋節(jié)寫詩、找張宇和黃小琥拍MV、關愛加班狗的吃飯問題……逐漸打開了心智認知,我想在下一代人裝修搞廚房的時候,他們會想到方太。
營銷人不要喪,看會玩元氣森林、三頓半、泡泡瑪特等「優(yōu)等生」大家都知道,品牌力正在回歸,在亂象中找到自己的價值定位,每個品牌也都能找到自己的圈層舞臺,在未來碎片化和圈層化的社會中,圈層式營銷會是歸宿。
▲泡泡瑪特最初也只是在小眾玩具圈中走紅,再慢慢破圈
泡沫時代的刷屏復制,裸泳時代的出奇制勝,背后不變的是想做出big idea,想紅。
不過在下一個消費時代,也許small idea就足夠了,撕掉大字報,給到每個用戶一些小確幸。說到這里,不禁讓人想起甲殼蟲的經典廣告語:Think Small。
作者:刀姐doris,
公眾號:刀姐doris(ID:doriskerundong)
136 0806 8886【加微信請注明來意】
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(qū)天府三街1599號(天府三街與南華路交匯處)